苦微甘,有小毒。 《纲目》
苦微甘
醋摩消肿毒。 《日华子本草》
醋摩消肿毒
治风牙疼痛:用木鳖子去壳,磨稀,调上患处。 《普济方》
风牙疼痛
生於山坡灌丛中、林缘、河岸,也有栽培。分布於四川、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 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径 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 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水浸出液或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但毒性大。
具有细胞毒作用。
含木鳖子酸(momordicacid)、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acid)、气基酸、甾醇。
种子含木鳖子皂甙(momordica saponin)Ⅰ及Ⅱ,在植物体内以羧酸盐形式存在,木鳖糖蛋白,木鳖子素,属核糖体失活蛋白质。另含α-菠菜固醇、木鳖子皂苷、木鳖子酸、木鳖糖蛋白、齐墩果酸等成分。
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剖开果实,晒至半干,剥取种子;或装入盆钵内,待果皮近於腐败时将果皮弄烂,用清水淘洗,除去瓤肉及外膜,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定:种子略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直径约2-3cm,厚约5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粗糙,有凹陷的网状花纹,周边两侧均有十数个相对的锯齿状突起。外种皮质坚而脆,内种皮薄膜状,表面灰绿色,绒毛样,其内为二片大形肥厚子叶,黄白色,富油质,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以籽粒饱满、不破裂、体重、内仁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显微鉴定:粉末:灰棕色。
1.外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略呈栅状,外被角质层,细胞长短不一,侧壁微弯曲或波状弯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较平直或稍弯曲。
2.种皮下皮细胞较小,壁厚,胞腔内含灰棕色物。
3.星状厚壁细胞不规则分枝状,相互连结成团,界限不甚分明,分枝端较平截,壁稍厚,木化,胞腔不规则,有孔沟。
4.外种皮内表皮石细胞形大,形状不规则,多延长,界限不甚分明,壁波状弯曲,层纹清晰,孔沟不明显。
5.内种皮星状薄壁细胞不规则分枝,壁薄或稍厚,微木化,孔沟不明显,有的具类方形纹孔。此外,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本品以饱满、外壳无破裂、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的表皮细胞1层,近长方形,常径向延长,壁薄;表皮下为3-4层薄壁细胞,近方形或短圆形,较小,排列整齐,内侧为十数层近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厚壁细胞,大而壁极厚,边缘波状,层纹较明显;其内为3-4层长方形或长圆形薄壁细胞,壁常呈波状,种子两侧的细胞壁渐增厚,至两端处细胞壁增厚成纵向延长的石细胞,横切面呈圆形。胚乳薄壁细胞2至多层,其中有的部分已颓废,子叶薄壁组织中充满糊粉粒。
粉末特征:灰黄色或浅棕黄色。
①厚壁细胞有两种:一种棕黄色,不规则椭圆形或矩圆形,边缘多深波状,长50-338μm,宽45-143μm,壁厚9-50μm,木化,有层纹,胞腔狭窄或几无胞腔。另一种呈条状或棒状,长100-270μm,直径约25μm壁厚约10μm,边缘深波状。
②子叶薄壁细胞五角形或六角形,充满糊粉料和脂肪油块,脂肪油块类圆形,表面可见网状纹理。
捣碎,生用。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①《本草汇言》:"胃虚、大肠不实、元真亏损者,不可概投。"
②《医林纂要》:"忌猪肉。"
孕妇及体虚者慎用。
小鼠静脉注射木鳖子皂甙半数致死量为32.35mg/kg,腹腔注射则为37.34mg/kg。木鳖子毒性较大,无论动脉或静脉给药。动物均於数天内死亡,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2.35mg/kg,腹腔注射则为37.34mg/kg。
外用治疗牛皮癣、干癣、秃疮等有一定效果用法: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取药汁,临睡前用棉花或毛笔蘸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涂药前患处先用盐水洗净;癣病蔓及周身者可分期分片治疗。一般1钱木鳖子仁约需10毫升醋研磨,其药汁可涂3x2厘米癣面5~7处。
用量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用治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药物也有生克制约的道理,木鳖子和鸡蛋一起用是前人的经验,应该可以抑制木鳖子的毒性,当然也记载了它和猪肉同用至人死亡的例子,可能是增加了它的毒性的缘故。目前有记载的就是忌猪肉。名称叫木鳖子的有2种东西。一种就是葫芦科植物木鳖的干燥成熟的种子,是有毒的药,一般用量在1-1.2克,且不入煎剂,内服须慎用。一种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者,也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