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花类
苦薏,野山菊,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 微寒

    性味

    苦,辛,微寒

  • 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绿脓桿菌蒺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白喉桿菌,鏈球菌,绿脓桿菌,蒺疾桿菌

  •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

  • 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於发际,加梅片、生地龙同敷。 《岭南草药志》
    野菊花  

    符方《岭南草药志》

    疔疮

  • 一切痈疽脓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证脓肿:野菊花48克,蒲公英48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30克,石斛30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 《本草推陈》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符方《本草推陈》

    一切痈疽脓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脓肿

  • 急性乳腺炎:野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煎服;另用鲜野菊叶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 《安徽中草药》
    野菊花   蒲公英  

    符方《安徽中草药》

    急性乳腺炎

  • 毒蛇咬伤:野菊花15~30克。水煎代茶饮。 《浙江药用植物志》
    野菊花  

    符方《浙江药用植物志》

    毒蛇咬伤

  • 感冒: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各9~15克。水煎服。 《浙江药用植物志》
    野菊花   金银花   紫花地丁  

    符方《浙江药用植物志》

    感冒

  • 预防流行性感冒:野菊花30克,水煎服;或野菊花30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藤30克。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野菊花   野菊花   鱼腥草   金银花藤  

    符方《四川中药志》

    预防流行性感冒

  • 风热目赤肿痛: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千里光15克,桑叶9克,甘草克。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野菊花   夏枯草   千里光  

    符方《四川中药志》

    风热目赤肿痛

  • 肾炎:野菊花、金钱草、车前草各3克。水煎服。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野菊花   金钱草   车前草  

    符方《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肾炎

  • 生於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分布於东北、华北等地。

    产地

  • 花序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捲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形态

  • 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头状花序,或以叶、全草入药。 类球形,直径0.3~1厘米,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白毛,边缘膜质,中层苞片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右残留的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形态

  • 具有降压、调节血流动力学和抗心肌缺血作用;抑制磷酸二酯酶;抑制血小板凝结;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金黄色葡萄菌血浆凝固酶形成。煎剂体外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广谱抑菌作用,全草抑菌作用强於花,鲜品强於干品,加热则效果降低,挥发油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注射液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浸膏对不麻醉大鼠、麻醉猫和麻醉犬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毒性:浸膏水溶液的致死量是其有效量的9倍,全草制剂的毒性大於花的提取物,慢性给药并无蓄积中毒现象。小鼠静脉注射LDso为10.47克/千克。

    药理

  • 含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酮等。挥发油中以含氧萜及倍半萜为主,是野菊花散发奇特香气的成分。

    成份

  • 脾胃虚寒者慎服。

    宜忌

  • 用量9~15克,内服治疗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临床应用

野菊花 之 中药

野菊花 之 植物

野菊花 之 方剂

野菊花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