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茎汤
清热剂
  • 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芦根代,60g),薏苡仁半升,(30g),瓜瓣半升,(冬瓜仁代,24g),桃仁三十枚,(9g) 《外台秘要》
    薏苡仁   桃仁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方剂《外台秘要》

  • 苇茎二升,切,加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苇茎   薏苡仁   瓜瓣   桃仁  

    方剂

  • 原方上四味畋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现代用法:水煎服。

    用法

  • 清肺化痰逐瘀散结。,肺痈热毒雍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散结,肺痈,热毒雍滞,痰瘀互结,身有微热,咳嗽痰多,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身有微热咳嗽吐痰色黄,甚则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身有微热,咳嗽吐痰色黄,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桔梗汤《金匮要略方论》桔梗一两(30克)甘草二两(60克)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功用:宣肺止咳祛痰排脓。主治:肺痈症见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金匮要略方论》
    甘草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符方《金匮要略方论》

    桔梗汤,宣肺止咳,祛痰排脓,肺痈,症见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 苇茎清泄肺热
    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肃降肺气
    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
    桃仁活血祛瘀,消痈

    方解表

  • 肺痈之病,由热毒壅肺,痰热瘀血互结所致。痰热壅於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发热;痰热瘀血内壅,气滞血瘀,郁结成痈,血败肉腐,酿化为脓血,故咳吐黄痰,甚则咳吐腥臭脓痰;痰热内蕴,肺络不通,故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内盛之征,故治宜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方中苇茎(芦根)甘寒轻浮,善清肺热而通肺窍,是治疗肺痈必用之品,为君药。瓜瓣(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配合君药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散结,以助消痈,且润燥滑肠,与冬瓜仁相合,使痰热之邪从大便而解,为佐药。四药合用,具有清热、逐瘀、排脓之功,为治肺痈常用之方。

    方解表

  • 本方所治肺痈是由热毒雍滞,痰瘀互结而成,多见於肺痈成痈期。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多;邪热犯肺,伤及血脉,致热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乃成肺痈;痈脓溃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治当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病机

  •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肺痈的常用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临床以胸满作痛、咳嗽气急、咳吐黄稠或黄绿痰、喉有腥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於肺脓肿、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运用

  • 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苡仁冬瓜仁,肺痈痰热兼瘀血,化痰排脓病自宁。

    方歌

  • 书籍引用

    《金匮要略》

    《证治准绳·疡医》

    《证治准绳·杂病》

    《金匮要略心典》

苇茎汤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