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
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松脂,白松香,松脂香
  • 苦甘

    性味

    苦甘,温

  • 味苦。 《本经》

    性味《本经》

    味苦,温

  • 无毒。 《别录》

    性味《别录》

    甘,无毒

  • 味甘。 《药性论》

    性味《药性论》

    味甘,平

  • 味苦辛;。肝;脾经

    性味

    温,脾经

  •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治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风湿痹痛,疠风瘙痒

    功效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痈疽,疔毒,痔瘘,恶疮,疥癣,白秃,金疮,扭伤,疠风瘙痒

  • 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本经》

    功效《本经》

    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除热

  • 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别录》

    功效《别录》

    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恶痹

  • 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 《药性论》

    功效《药性论》

    杀虫,用之耳聋,牙有蛀孔,生肌止痛,祛风

  • 润心肺下气除邪;煎膏主瘘烂排脓。 《日华子本草》

    功效《日华子本草》

    润心肺,下气除邪,瘘烂,排脓

  • 疗赤白癜风,厉风。 《滇南本草》

    功效《滇南本草》

    厉风

  • 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

    功效

    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

  • 强筋骨利耳目。治崩带。 《纲目》

    功效《纲目》

    强筋骨,利耳目,崩带

  • 祛风去湿化毒杀虫

    功效

    祛风去湿,化毒杀虫

  •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

    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

  • 神经性皮炎:松香、猪油各适量,煮成糊状。涂患处,日数次。
     

    符方

    神经性皮炎

  • 小儿湿疹:松香200克,煅石膏10克,枯矾10克,雄黄3克,冰片2克,共研细粉,加凡士林55克,调成软膏。患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洗净,再涂上软膏,用纱布包扎,隔日换1次。 《全国中草药汇编》
    煅石膏  

    符方《全国中草药汇编》

    小儿湿疹

  • 小儿白秃疮:炼过松脂、黄丹各15克,轻粉9克。共为细末,茶油调搽;先用米泔汤洗净搽药,每日1次。 《简集方》
     

    符方《简集方》

    小儿白秃疮

  • 妇人白带:松香150克,酒二升,煮干,木臼杵细,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 《摘玄方》
    如梧桐子大  

    符方《摘玄方》

    妇人白带

  • 小儿紧唇:炙松脂贴之。 《圣惠方》
     

    符方《圣惠方》

    小儿紧唇

  • 产於江苏、安徽、 河南西部峡口、陕西汉水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南达福建、广东、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西至四川中部大相岭东坡,西南至贵州贵阳、毕节及云南富宁。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於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海拔1100~1200米以下,在西部分布於海拔1500米以下。

    产地

  • 松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或松属若干植物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 本品呈透明或半透明不规则块状物,大小不等,颜色由浅黄到深棕色。常温时质地较脆,破碎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气微弱。遇热先变软,而后融化,经燃烧产生黄棕色浓烟。

    形态

  • 松香酸0.15g/kg灌胃,能明显延长兔长出血、凝血的时间,也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酸时间,使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药理

  • 对肠胃平滑肌有抑制作用,还有镇咳、祛痰作用,有降血压等作用。

    药理

  • 油松和马尾松的松香含松香酸酐及松香酸约80%,树脂烃约5~6%,挥发油约0.5%及微量苦味物质。

    成份

  • 主要含松香酸酐、松香酸、α-蒎烯及β-蒎烯、左旋莰烯、二戊烯、槲皮素烯、山柰酚成分。

    成份

  • 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加工采集

  • 松香为不规则半透明的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黄色,常有一层黄白色的霜粉。常温时质坚而脆,易碎,断面光亮,似玻璃状。有松节油臭气,味苦。加热则软化,然后溶化,燃烧时产生棕色浓烟。以块整齐、半透明、油性大、气味浓厚者为佳。产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签别

  • 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熔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制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熔化,乘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100斤,用葱10斤)
    ①陶弘景:"松脂,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按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②《本草图经》:"松脂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藉甑底,又加黄砂於茅上,厚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於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之投於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

    炮制


  • ①《医学入门》:"不可单服,塞实肠胃。"
    ②《本草经疏》:"病人血虚有火,及病不关风寒湿所伤而成者,咸不宜服。"
    ③《本草求真》:"火实有热者勿服。"

    宜忌

  • 血虚者、内热实火者禁服。不可久服。未经严格炮制不可服。

    宜忌

  •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松香粉与等量甘草粉混合调匀成散剂,日服3次,每次5分,10天为一疗程。治疗256例,一疗程后近期控制38例,显效53例,好转117例,无效48例;有效率为81.2%。其中单纯型疗效高於喘息型;大部分病例服药3~8天出现疗效,以5天见效者最多;坚持服药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服药期间有5例引起浮肿,少数病人出现咽干,一般无需另行处理,可自行消退,不必停药

    临床应用

  • 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内服:煎汤,3~5克;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服。主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临床应用

松香 之 中药

松香 之 植物

松香 之 方剂

还有41个已折叠,点击查看更多

松香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