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
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老蒙花,水锦花,羊春条,黄饭花,蒙花珠,糯米花
  • 味甘平微寒无毒。入肝经王好古

    性味

    味甘,平微寒,无毒

  • 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於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

    功效

    血虚肝热之眼病

  • 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功效

    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

  • 羞明怕日

    功效

    羞明怕日

  • 润肝燥

    功效

    润肝燥

  • 清热养肝泻火、明目退翳。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功效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 目胞湿烂浸淫多泪:密蒙花9克,白术6克,葳蕤15克。水煎服。 《本草汇言》
    密蒙花  

    符方《本草汇言》

    目胞湿烂,浸淫多泪

  • 眼翳障:密蒙花、黄柏根各30克。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 《圣济总录》
    密蒙花   黄柏根   如梧桐子大  

    符方《圣济总录》

    眼翳障

  • 一切目病因积视久专睛著视有劳目睛以致昏胀肿痛不明者:密蒙花15克,甘菊花6克,麦门冬24克,当归身
    密蒙花   甘菊花   麦门冬   当归身  

    符方

    一切目病,因积视久,专睛著视,有劳目睛,以致昏胀,肿痛不明者

  • 5克,玉竹12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密蒙花   甘菊花   麦门冬   当归身  

    符方

    一切目病,因积视久,专睛著视,有劳目睛,以致昏胀,肿痛不明者

  • 肝虚视力减退:密蒙花12克,枸杞12克,菊花12克,生地黄12克,楮实子12克,木瓜6克,秦皮6克。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3次。 《四川中药志》
    密蒙花   生地黄   楮实子   炼蜜为丸  

    符方《四川中药志》

    肝虚,视力减退

  • 百日咳:密蒙花兑米汤油、蜂蜜或糖蒸吃。也可将密蒙花塞入去盖去心之宝珠梨中加蜂蜜蒸吃。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符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百日咳

  • 夜盲:密蒙花15克,青葙子15克,草决明12克。各为细末,放猪肝内煮热后焙干,加车前子、乌贼骨、夜明砂各9克。共为细末,早晚各服9克,开水送服,连服3剂。 《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密蒙花   青葙子   草决明   乌贼骨   夜明砂  

    符方《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夜盲

  • 生於山坡、丘陵地、河边、林边灌丛中。分布於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

    产地

  • 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花蕾及其花序。 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0.1厘米,直径0.1~0.2厘米;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枚,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形态

  • 刺槐素与槲皮素相似,有维生素P样作用。给小鼠口服25~100毫克/公斤,能减轻甲醛性炎症;50~100毫克/公斤还能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对大鼠离体小肠由氯化钡、组织胺、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张力增加,刺槐素还有某些解痉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肠(40毫克/公斤)或给兔静脉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胆汁分泌有短暂、轻度的增加,对胆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兔静脉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钟内使尿量略有增加(75%)。对正常大鼠,并不影响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而对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则能缩短睡眠时间。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离体小肠标本上,以乙酰胆碱致痉,刺槐素的解痉效力为罂粟碱的75%。

    药理

  • 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密蒙花可降低小肠及皮肤毛细管的通透性,对细胞毒素有抑制作用;抗炎;解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肠痉挛,促进胆汁分泌及胆道平滑肌松弛,其解痛效力为罂粟碱的75%,并有利尿作用。

    药理

  • 花穗含醉鱼草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

    成份

  • 含密蒙花苷、醉鱼草苷、洋丁香酚苷、密蒙花苷A、密蒙花苷B等成分。

    成份

  • 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

    加工采集

  • 为多数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状、大小不一,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密被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粗下细,长3~6毫米,顶端圆而略膨大,花萼钟状,4裂,花冠筒状,裂瓣暗紫色,毛茸极稀疏。全体柔软而易碎,断面中央黑色。气微香,味甘而微苦辛。以花蕾密聚、色灰黄、有茸毛、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於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此外,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亦产。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参见"梦花"条。

    签别

  • 拣去杂质,筛净灰土。《雷公炮炙论》:"凡使密蒙花,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

    炮制

  • 在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等省还有另外一种蒙花。习称蒙花珠。为瑞香科灌木结香树的干燥花蕾。密蒙花为多数花蕾集结成头状花序。全体密披淡黄色有光泽的毛茸。单一散落花蕾呈短棒状,稍弯曲,长约6~9毫米,直径约3毫米(形如辛夷花而细小)。质稍脆,易碎断。气微,味淡。密蒙花除产地部分地区习用外,东北、两广及安徽、江苏等省也有运销,主销外贸出口,京津地区不用。

    宜忌

  •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宜忌

  • 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临床应用

  • (1)对目赤肿痛、多泪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木贼草等配合应用。

    备注

密蒙花 之 中药

密蒙花 之 植物

密蒙花 之 方剂

密蒙花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