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杂著
简 介:明代医家王纶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该书由王纶撰于嘉靖己酉(1502)年,薛己注,刊于1549年。王氏学宗丹溪,把朱、李(东垣)的学术经验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而成是书。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三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病,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等的辨证施治,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的治法及方法等,卷四专论风证。卷五论小儿证治。卷六为附方。
作者:明 王纶撰
共 68 章节 11.6万+字数

妇人女子经脉不行
妇人女子经脉不行,有脾胃损伤而致者,不可便认作经闭血死,轻用通经破血之药。遇有此症,便须审其脾胃如何?若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少食恶食,泄泻疼痛,若因误服汗下攻伐药,伤其中气,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补养脾胃,用白术为君,茯苓芍药为臣,佐以黄 、甘草陈皮麦芽川芎当归柴胡等药。脾旺则能生血,而经自行矣。又有饮食积滞,致损脾胃者,亦宜消积补脾。若脾胃无病,果有血块凝结,方宜行血通经
愚按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二阳,谓阳明胃与大肠也。故心脾平和,则百骸、五脏皆润泽而经候如常,苟或心脾受伤,则血无所养,亦无所统而月经不调矣。是故调经者,当理心脾为主。丹溪先生亦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窃谓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火动;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虚,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火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火动者,补中益气汤;脾经血虚者,人参养荣汤;肝经血虚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者,八珍汤。盖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大凡肝脾血燥,四物为主;肝脾血弱,补中益气为主;肝脾郁火归脾汤为主;肝经怒火,加味逍遥散为主。病因多端,不能悉举,治当临症制宜可也。
一妇人,晡热,肢体瘦倦,食少无味,月经不行,或鼻衄,或血崩,半载矣。或用顺气清热止血等剂,不应,更加寒热,且时欲作呕。余以为郁怒亏损脾胃虚火错经妄行而然耳。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各数剂,半载而痊。
一妇人,素沉静,晡热内热月经不调,后每一二月,或齿缝或舌下或咽间出血碗许,如此年余,服清热凉血调理之药益甚,问治于余。余谓肝脾气郁血热上行。先用加味归脾汤,后用加味逍遥散摄血归源而经自调,前症顿愈。
一室女,年十七,腿外 忽肿起一红点,作痒,搔破日出鲜血如注,及飞小虫甚多。审其由,每先寒热,两耳下或结核。盖外 、耳下俱属胆经,胆为肝之腑,肝主风,热生虫,血得风而妄行,肝火旺而血出,其肝胆阴阳俱虚矣。凡病虚则补其母,肾乃肝之母,用六味丸滋肾水以生肝木,四物、柴胡山栀钩藤肝血以抑风热而瘥。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