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竹叶
【方药】竹叶一把(9克)
葛根三两(9克)
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各3克)
附子一枚(炮)(6克)
大枣五枚(5枚)生姜五两(15克)
【用法】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九)
【解说】本方主治产后中风之证。产后气血双亏,正气大虚,风邪乘虚入侵,致发本证。其治当扶正祛邪,表里兼治,竹叶汤即为此而设。本方为后世扶正祛邪法之祖。
【运用】
一、产后感冒
老中医医案:邓某,女,40岁。分娩四、五日,忽然恶寒发热头痛,其夫以产后不比常人,恐生恶变,急邀余治。患者面赤如妆,大汗淋漓恶风发热头痛气喘,语言迟钝,脉象虚浮而弦,舌苔淡白而润,询得口不渴腹不痛饮食二便均无变化,已产数胎,皆无病难,向无喘痰,而素体欠强。仔细思量,其发热恶风头痛,是风邪在表之候;面赤大汗气喘,为虚阳上浮之征;语言迟钝,乃气液两虚,明系产后中风,虚阳上浮之证。:幸发病未久,尚可施治,若稍迁延,法难图也。观其脉象虚浮而弦,已伏痉病之机矣。当温阳益气以固其内,搜风散邪以解其外,偏执一面,证必生变。《金匮》云: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师其旨书竹叶汤原方一剂与之。
竹叶9克,葛根9克,桂枝5克,防风5克,桔梗5克,西党参9克,附片6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1剂。
翌日复诊,喘汗俱减,热亦渐退,仍以原方再进1剂。三诊病已痊矣。(《湖北中医医案选集·第一集》)
按语:本案所现与竹叶汤证完全吻合,师仲景之旨,书竹叶汤依法服之即效。
二、术后发热
戴慧芬医案:赵姓妇,45岁。近一年月经紊乱,一月行经数次,量多有块,有时经行淋漓不尽,持续月余。经西医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手术,术后第三日感畏寒发热,体温37.8℃,口服退热西药二日,体温增至38.7℃,全身酸痛,动则有汗虚烦不眠,上肢酸痛兼有麻胀感。又输液三日,发热持续,余往会诊。症见面色发黄兼青,口唇亦青,头额有汗舌胖嫩,苔白腻,脉紧。系产后里虚兼湿,复受表邪侵袭,用竹叶汤治之:附子60克,党参20克,淡竹叶10克,葛根10克,防风6克,桔梗10克,桂枝10克,生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
1剂体温降至37.2℃,一2剂而热退汗止,唯身体酸困,疲乏无力苔腻已减六、七,脉转沉迟。此乃表邪已解,营卫不和,用新加汤加味以调和营卫益气化湿太子参30克,桂枝10克,杭芍15克,白蔻仁6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大枣15克,麦芽10克。服药3剂,身痛消失,体力增强,饮食正常,病遂痊愈。(国医论坛1987;(4):32)
按语:术前月经量多气血损伤于先。术中更伤气血,正气大亏,风邪乘虚侵入,致发本案,虽非产后,情同产后,依旧是竹叶汤运用范围,服之见效。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