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诃梨勒

【方药】诃梨勒十枚(煨)(50克)
【用法】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C现代用法:作散剂,以粥汤调和,顿服)。
【原文】气利,诃梨勒散主之。(呕吐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四十七)
【解说】本方主治气利之证。所谓“气利”,乃指大肠下利滑脱大便矢气排出,且所下之物不粘,所矢之气不臭。由中气下陷气虚不固所致,用诃梨勒散以涩肠止利。诃梨勒诃子,煨用专事涩肠固脱,以粥饮和服,在于益肠胃而健中气。本方为固涩之剂,不仅用于肠滑气利,也用于虚脱不禁之久咳久泻等证。若有实邪者,则不宜使用。
【运用】
气痢
杨继轩医案:杨某,男,38岁。1957年秋,患痢疾已三天。小腹疼痛里急后重,频欲登厕,每次多排出少量粉冻样肠垢,纯白无血,有时则虚坐努责,便之不出,自觉肛门有物嵌顿重坠,昼夜不已。前医曾予芍药汤加减,一剂后,病情加剧。邀诊:舌苔白滑,脉沉带紧。询之知发病前后未见寒热现象,似属气痢。乃试用《金匮》诃梨勒散:诃子10枚,煨,剥去核研末,用米粥汤一次送服。约隔一小时许,当肛门窘迫难忍之时,经用力努挣,大便迅即直射外出,从此肛部如去重负,顿觉舒适,后服调理脾胃之方而康复。(浙江中医杂志1980;<8>:356)
按语:杨氏经验,一、应用本方,须严格掌握气痢的特有证状,不能作为痢门通套方用,尤以见表证或里实明显者,绝不能误投;二、药贵专精,不宜复方配伍,因单用则力强,取补下治下制以急之理;三、药量宜较大,本案用量10枚,相当米制80克左右。顿月艮能收到涩极反通之效;四、据报导:诃子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含有饱和鞣酸,使平滑肌紧张,腹压增加,增强排便力的作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