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斛
(石草类一十九种)(《本经》上品)
【释名】石 (《别录》)、金钗(《纲目》)、禁生(《别录》)、林兰《本经》)、杜兰( 时珍曰∶石斛名义未详。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盛弘之《荆州记》云∶耒阳龙石山多石斛,精好如金钗,是矣。林兰杜兰,与木部木兰同名,恐误。
【集解】《别录》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弘景曰∶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
近道亦有,次于宣城者。其生栎木上者,名木斛。其茎至虚,长大而色浅。不入丸散,惟可为酒渍煮之用。俗方最以补虚,疗脚膝。
恭曰∶今荆襄及汉中、江左又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麦斛;一种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名雀髀斛。其他斛如竹,而节间生叶也。作干石斛法∶以酒洗蒸曝成,不用灰汤。或言生者渍酒,胜于干者。
颂曰∶今荆州、光州、寿州、庐州、江州、温州、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小竹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惟生石上者为胜。
宗 曰∶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今人多以木斛混之,亦不能明。木斛中虚如禾草,长尺余,但色深黄光泽耳。
时珍曰∶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甚繁,干则白软。其茎叶生皆青色,干则黄色。开红花。节上自生根须。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为千年润石斛短而中实,木斛长而中虚,甚易分别。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修治】 曰∶凡使,去根头,用酒浸一宿,曝干,以酥拌蒸之,从巳至酉,徐徐焙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普曰∶神农∶甘,平。扁鹊∶酸。李当之∶寒。时珍曰∶甘、淡、微咸。
之才曰∶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浓肠胃(《本经》)。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别录》)。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权)。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日华》)。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时珍)。
【发明】 曰∶石斛镇涎,涩丈夫元气。酒浸酥蒸,服满一镒,永不骨痛也。
宗 曰∶石斛胃中虚热有功。
时珍曰∶石斛气平,味甘、淡、微咸,阴中之阳,降也。乃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之药。
深师云∶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一法∶每以二钱入生姜一片,水煎代茶饮,甚清肺补脾也。
【附方】新二。
睫毛倒入∶川石斛川芎 等分,为末。口内含水,随左右 鼻,日二次。(《袖珍方》)。
飞虫入耳∶石斛数条,去根如筒子,一边 入耳中,四畔以蜡封闭,用火烧石斛,尽则止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