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射干
《本经》下品)
【释名】乌扇《本经》)、乌 (《别录》)、乌吹(《别录》)、乌蒲(《本经》)、凤翼(《拾遗》)、鬼扇(《土宿》)、扁竹(《纲目》)、仙人掌(《土宿》)、野萱花(《纲目》)、草姜(《别录》)、弘景曰∶射干方书多音夜。
颂曰∶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而陶氏以夜音为疑,盖古字音多通呼,若汉官仆射,主射事,而亦音夜,非有别义也。
时珍曰∶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乌 、凤翼、鬼扇、仙人掌诸名。俗呼扁竹,谓其叶扁生而根如竹也。根叶又如蛮姜,故曰草姜。 ,扇也。
【集解】《别录》曰∶射干生南阳山谷田野。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弘景曰∶此是乌 根,黄色,庭台多种之。人言其叶是鸢尾,而复有鸢头,此若相似尔,恐非乌 也。又别有射干,相似而花白茎长,似射人之执竿者。故阮公诗云∶射干临层城。
此不入药用。
恭曰∶鸢尾叶都似射干,而花紫碧色,不抽高茎,根似高良姜而肉白,名鸢头。
保升曰∶射干高二、三尺,花黄实黑。根多须,皮黄黑,肉黄赤。所在皆有,二月、八月采根,去皮日干。
藏器曰∶射干鸢尾二物相似,人多不分。射干即人间所种为花卉名凤翼者,叶如鸟翅,秋生红花,赤点。鸢尾亦人间所种,苗低下于射干,状如鸢尾,夏生紫碧花者是也。
大明曰∶射干根润,形似高良姜大小,赤黄色淡硬,五六七八月采。
颂曰∶今在处有之。人家种之,春生苗,高一、二尺。叶大类蛮姜,而狭长横张,疏如翅羽 状,故名乌 。叶中抽茎,似萱草茎而强硬。六月开花,黄红色,瓣上有细纹。秋中子黑色。一说∶射干多生山崖之间,其茎虽细小,亦类木。故《荀子》云∶西方有木,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是也。陶弘景所说花白者,自是射干之类。
震亨曰∶根为射干,叶为乌 ,紫花者是;红花者非。
机曰∶按诸注则射干非一种,有花白者,花黄者,花紫者,花红者。丹溪独取紫花者,必曾试有验也。
时珍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拇指,颇似泡桐子,一房四隔,一隔十余子。子大如胡椒而色紫,极硬,咬之不破。七月始枯。陶弘景谓射干鸢尾是一种。苏恭、陈藏器谓紫碧花者是鸢尾红花者是射干。韩保升谓黄花者是射干。苏颂谓花红黄者射干,白花者亦其类。朱震亨谓紫花者是射干红花者非。各执一说,何以凭依?谨按∶张揖《广雅》云∶鸢尾射干也。
《易 通卦验》云∶冬至射干生。《土宿真君本草如之,青绿色。一种紫花,一种黄花,一种碧花。多生江南、湖广、川、浙平陆间。八月取汁,煮雄黄,伏雌黄,制丹砂,能拒火。据此则鸢尾射干本是一类,但花色不同。正如牡丹芍药菊花之类,其色各异,皆是同属也。大抵入药功不相远。
藏器曰∶射干之名有三∶佛经射干貂KT ,此是恶兽,似青黄狗,食人,能缘木,阮公云∶射干临层城者,是树,殊有高硕者,本草射干是草,即今人所种者也。

【修治】 曰∶凡采根,先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然后以 竹叶煮之,从午至亥,日干用。
【气味】苦,平,有毒。《别录》曰∶微温。久服令人虚。保升曰∶微寒。权曰∶有小毒。
元素曰∶苦,阳中阴也。
时珍曰∶寒。多服泻人
【主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本经》)。
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别录》)。苦酒摩涂毒肿(弘景)。治疰气,消瘀血,通女人月闭消痰,破症结,胸膈腹胀气喘 癖,开胃下食镇肝明目佳(宗 )。去胃中痈疮(元素)。
(时珍)。
【发明】震亨曰∶射干属金,有木与火,行太阴厥阴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甚效。
时珍曰∶射干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 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附方】旧二,新八。
咽喉肿痛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之如神。(《袖珍方》)
伤寒咽闭肿痛∶用生射干猪脂各四两,合煎令微焦,去滓,每噙枣许取瘥。(庞安常《伤寒论》)
喉痹不通,浆水不入∶《外台秘要》∶用射干一片,含咽汁良。《医方大成》∶用扁竹新根擂汁咽之,大腑动即解。或醋研汁噙,引涎出亦妙。《便民方》∶用紫蝴蝶根一钱,黄芩生甘草桔梗各五分,为末,水调顿服,立愈。名夺命散。
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紫花扁竹根,生水边者佳,研汁一盏服,即通。(《普济》)水蛊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用鬼扇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肘后方》)
阴疝肿刺,发时肿痛如刺∶用生射干捣汁与服取利。亦可丸服。(《肘后方》)
乳痈初肿∶扁竹根如僵蚕者,同萱草根为末,蜜调敷之,神效。(《永类方》)
中射工毒,生疮者。乌 、升麻各二两,水三升,煎二升,温服。以滓敷疮上。(姚僧坦《集验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