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红蓝花
(宋《开宝》)
【释名】红花(《开宝》)、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集解】志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
今魏地亦种之。
花下作 多刺,花出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又作胭脂
时珍曰∶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侵晨采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晒干。或捏成薄饼,阴干收之。
入药搓碎用。其子五月收采,淘净捣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又可为车脂及烛。

【气味】辛,温,无毒
元素曰∶入心养血,谓其苦温,阴中之阳,故入心。佐当归生新血
好古曰∶辛而甘苦温,肝经血分药也。入酒,良。
【主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开宝》)。
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震亨)。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时【发明】时珍曰∶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按《养 漫笔》云∶新昌徐氏妇,病产晕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有顷指动,半日乃苏。按此亦得唐许胤宗,以黄汤熏柳太后风病之法也。
【附方】旧四,新四。
六十二种风,张仲景治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钟半,顿服之。不止再服。(《图经本草》)
一切肿疾∶红花,熟,捣,取汁,服。不过三服,便瘥。(《外台秘要》)
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生花,以干者浸湿绞汁,煎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熊氏补遗》)
胎衣不下∶方同上。(《杨氏产乳》)
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耳出水 红蓝花三钱半,枯矾五钱。为方去矾。(《圣惠方》)
噎膈拒食∶端午采头次红花(无灰酒拌,焙干)、血竭(瓜子样者)等分为末。无灰酒一盏,隔汤顿热,徐咽。初服二分;次日,四分;三日,五分。(杨起《简便方》)

【主治】天行疮痘,水吞数颗(《开宝》)。
功与花同(苏颂)。
【附方】旧二,新一。
血气刺痛红蓝子一升。捣碎,以无灰酒一大升拌子,曝干,重捣筛,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四十丸。(张仲景方)
疮疽不出∶红花子、紫草茸各半两,蝉蜕二钱半,水酒钟半,煎减半,量大小加减服。
(庞安常《伤寒论》)
女子中风血热烦渴∶以红蓝子五合。熬捣,旦日取半大匙,以水一升渣,细细咽之。(《贞元广利方》)

【主治】生捣,涂游肿(《开宝》)。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