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青蒿
《本经》下品)
【释名】草蒿《本经》)、 方溃(《本经》)、 (音牵去声)、 蒿 (《蜀本》)、香蒿(《衍义》)。
保升曰∶草蒿,江东人呼为 蒿,为其气臭似 也。北人呼为青蒿。《尔雅》云∶蒿,也。孙炎注云∶荆楚之间,谓蒿为 。郭璞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 ,是也。
时珍曰∶《晏子》云∶蒿,草之高者也。按《尔雅》诸蒿,独 得单称为蒿,岂以诸蒿叶背皆白,而此蒿独青,异于诸蒿故耶?
【集解】《别录》曰∶青蒿生华阴川泽。
弘景曰∶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保升曰∶嫩时醋淹为菹,自然香。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日干入药。《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即此蒿也。
颂曰∶青蒿春生苗,叶极细,可食。至夏高四、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采子,阴干。根、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
宗 曰∶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蔬,根赤叶香。沈括《梦溪笔谈》云∶青蒿一类,自有二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本草谓之青蒿,亦有所别也。陕西银绥之间,蒿丛中时有一两窠,迥然青色者,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深青,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犹青,其气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深青者为胜。不然,诸蒿何尝不青?
时珍曰∶青蒿,二月生苗,茎粗如指而肥软,茎叶色并深青。其叶微似茵陈,而面背俱青。其根白硬。七八月开细黄花颇香。结实大如麻子,中有细子。
【修治】 曰∶凡使,惟中为妙,到膝即仰,到腰即俯。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四件若同使,翻然成痼疾。采得叶,用七岁儿七个溺,浸七日七夜,漉出晒干。
叶、茎、根、子【气味】苦,寒,无毒
时珍曰∶伏硫黄
【主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间,明目《本经》)。鬼气尸疰伏连,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并捣汁服。亦曝干为末,小便入酒和服(藏器)。补中益气轻身补劳驻颜色长毛发,令黑不老,兼去蒜发,杀风毒心痛热 黄,生捣汁服,并贴之(大明)。治疟疾寒热(时珍)。生捣敷金疮止血止疼良(苏恭)。
烧灰 隔纸淋汁,和锻石煎,治恶疮息肉 瘢(孟诜)。
【发明】颂曰∶青蒿骨蒸热劳为最,古方单用之。
时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阳之气最早,故所主之证,皆少阳厥阴血分之病也。按《月令通纂》,言伏内庚日,采青蒿悬于门庭内,可辟邪气阴干为末,冬至、元旦各服二钱亦良。观此,则青蒿之治鬼疰伏尸,盖亦有所伏也。
【附方】旧四,新十四。
男妇劳瘦青蒿细锉,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取二升半。去滓入器中煎成膏,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及卧时,温酒吞下二十丸。(《斗门方》)
虚劳寒热肢体倦疼,不拘男妇∶八、九月青蒿成实时采之,去枝梗,以童子小便浸三日,晒干为末。每服二钱,乌梅一个,煎汤服。(《灵苑方》)
骨蒸鬼气∶童子小便五大斗(澄清),青蒿五斗(八、九月拣带子者最好,细锉)。相和,纳大 釜中,以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溉釜令净,再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入猪胆一枚,同煎一大斗半,去火待冷,以瓷器盛之。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炙熟为末,以煎和捣千杵为丸。
空腹粥饮下二十丸,渐增至三十丸止。(崔元亮《海上方》)
骨蒸烦热青蒿一握,猪胆汁一枚,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炒)。以童子小便一大盏,煎五分,空心温服。(《十便良方》)
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门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食后米饮服二十丸,名青蒿丸。(《圣方总录》)
疟疾寒热∶《肘后方》∶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仁存方》∶用五月五日天未明时采 青蒿阴干)四两,桂心一两。为末。未发前,酒服二钱。《经验方》∶用端午日采青蒿叶(阴干),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先寒用热酒;先热用冷酒,发日五更服之。切忌发物。
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小便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仁存方》)
赤白痢下∶五月五日采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日干,名蒿豉丹。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圣济总录》)
鼻中衄血青蒿捣汁服之,并塞鼻中,极验。(《卫生易简方》)
酒痔便血青蒿(用叶不用茎,用茎不用叶),为末。粪前冷水,粪后水酒调服。(《永类钤方》)
金疮扑损∶《肘后方》∶用青蒿捣封之,血止则愈。一方∶用青蒿麻叶、锻石等分,五月五日捣和晒干。临时为末,搽之。
牙齿肿痛青蒿一握,煎水漱之。(《济急方》)
蜂螫人∶嚼青蒿封之即安。(《肘后方》)
耳出浓汁∶青蒿末,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鼻中息肉青蒿灰、锻石等分,淋汁熬膏点之。(《圣济总录》)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明目开胃,炒用。治劳瘦壮健小便浸用之。治恶疮疥癣风疹,煎水洗之(大明)。治鬼气,为末酒服方寸匕(孟诜)。功同叶(时珍)。
【附方】新一。
热眼涩∶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采青蒿花或子,阴干为末,每井华水空心服二钱。久服明目,可夜看书,名青蒿散。(《十便良方》) 节间虫∶见虫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