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玳瑁
(宋《开宝》)
【释名】玳瑁(音代昧,又音毒目)。
时珍曰∶其功解毒,毒物之所 嫉者,故名。
【集解】藏器曰∶玳瑁生岭南海畔山水间。大如扇,似龟,甲中有纹。士良曰∶其身似龟,首、嘴如鹦鹉。
颂曰∶今广南皆有,龟类也。大者如盘,其腹、背甲皆有红点斑纹。入药须用生者乃灵。
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死者则不能,神矣。今人多用杂龟筒作器皿,皆杀取之,又经煮拍,故生者殊难得。
时珍曰∶按范成大《虞衡志》云∶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鼋,而壳稍长,背有甲十三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其裙边有花,缺如锯齿。无足而有四鬣,前长后短,皆有鳞,斑纹如甲。海人养以盐水,。但老者甲浓而色明,小者甲薄而色暗。世言鞭血成斑,谬矣。取时必倒悬其身,用滚醋泼之,则甲逐片应手落下。《南方异物志》云∶大者如 ,背上有鳞煮柔作器,治以鲛鱼皮,莹以枯木叶,即光辉矣。陆佃云∶玳瑁不再交,望卵影抱,谓之护卵。

【气味】甘,寒,无毒。宗 曰∶入药用生者,性味全也。既熟犀义同。
【主治】解岭南百药毒(藏器)。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日华》)。疗心风解烦热行气血利大小肠,功与肉同(士良)。磨汁服,解蛊毒,生佩之,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时珍)。
【发明】时珍曰∶玳瑁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
又见鳖甲
【附方】旧一,新三。
蛊毒∶生玳瑁磨浓汁,水服一盏即消。(杨氏《产乳》)
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温服半合,日三服,最良。(《灵苑方》)
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闻人规《痘疹论》)
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用生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鸿飞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诸风毒,逐邪热,去胸膈风痰行气血镇心神,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士良)。

【主治】解诸药毒,刺血饮之(《开宝》)。
【附录】撒八儿 时珍曰∶按∶刘郁《西使记》云∶出西海中。乃玳瑁吐出,年深结成者,其价如金。伪作者,乃犀牛粪也。窃谓此物贵重如此,知果是玳瑁遗精否?亦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俟博识。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