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蜗牛
(瓜、娲、涡三音。《别录》中品)
【释名】蠡牛(蠡音螺。《药性》)、山蜗(弘景)、蜗螺弘景曰∶蜗牛,山蜗也。形似瓜字,有角如牛,故名。《庄子》所谓“战于蜗角”是矣。
时珍曰∶其头偏戾如 ,其形盘旋如涡。故有娲、涡二者,不独如瓜字而已。其行延引,故曰蜒蚰。《尔雅》谓之 蠃。孙炎注云∶以其负蠃壳而行,【集解】 弘景曰∶蜗牛生山中及人家。头形如蛞蝓,但背负壳耳。
大明曰∶此即负壳蜒蚰也。
保升曰∶蜗牛生池泽草树间。形似小螺,白色。头有四黑角,行则头出,惊则首尾俱缩入壳中。
颂曰∶凡用蜗牛,以形圆而大者为胜。久雨乍晴,竹林池沼间多有之。其城墙阴处,一种扁而小者,无力,不堪用。
时珍曰∶蜗身有涎,能制蜈、蝎。夏热则自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枯则自死也。
蜗牛
【气味】咸,寒,有小毒。畏盐。
【主治】贼风 僻, 跌,大肠脱肛,筋急及惊痫(《别录》)
权)。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毒,研烂涂之(时珍)
【发明】 颂曰∶入婴孩药最胜。
时珍曰∶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附方】旧三,新二十。
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简易》)
大肠脱肛∶《圣惠》∶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立缩。又治上证及痢后脱肛。用干蜗水一盏,煎半盏调服。日三。
蜗牛一枚,盏,汤瓶中封一夜,取涎水,入真蛤粉旋调,扫敷疮上。日十余度,热痛止则疮便愈。(《集验方》)瘰 未溃∶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危氏)瘰 已溃蜗牛烧研,轻粉少许,用猪脊髓调,敷之。(危氏方)。喉痹肿塞∶用蜗牛绵裹,水浸含咽,须臾立通。又用蜗牛七枚,白梅肉三枚,研烂。绵裹含咽,立效。(《圣惠方》)喉风肿痛∶端午日午时,取蜒蚰十余条,同盐三、四个,小瓶内封固,俟化成水,收水点之。(唐氏)喉塞口 噤∶蜒蚰(炙)二七枚,白梅肉(炒)二七枚,白矾(半生半烧)二钱。研为末。每水调半钱服,得吐立通。(《圣济总录》)耳腮 肿及喉下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敷之。面上毒疮初起者∶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贴之,即退。纸上留一小孔出气。此乃凌汉章秘传极效方也。(谈野翁《试验方》)。赤白翳膜∶生蜗牛一枚,捣丹砂末于内,火上炙沸,以绵染汁敷 中,日二。(《圣惠方》)鼻血不止蜗牛(爆干)一枚,乌贼骨半钱,研末吹之。
(《圣济总录》)撮口脐风∶乃胎热也。用蜗牛五枚去壳,研汁涂口,取效乃止。又方∶用蜗牛十枚,(去壳,研烂),入莳萝末半分,研匀,涂之,取效,甚良。滴耳聋闭∶蜗牛膏∶用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为末,瓷盒盛之,火 赤,研末,入片脑一字。每以油调一字,滴入耳中。无不愈者。(并《圣惠方》)蚰蜒入耳∶蜗牛椎烂,置于耳边,即出也。
(《瑞竹堂方》)染须方∶用蜒蚰四十九条,以京墨水养之三日,埋马屎中一月,取出,以白丝头试之,如即黑到尾,再入马屎中埋七日,再取试之,性缓乃以捻须,庶不致黑皮肤也。
(《普济方》)消渴引饮不止∶崔元亮《海上方》∶用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不过三剂愈。《圣济总录》∶用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 蜗壳
【主治】一切疳疾(颂)。
【附方】旧二,新一。
一切疳疾∶用自死蜗壳七枚(皮薄,色黄白者)洗净,不得少有尘滓,日干,内酥蜜于壳中。
以瓷盏盛之,纸糊盏面,置炊饭上蒸之。下 时,即坐甑中,仍装饭又蒸,饭熟取出,研如水淀。渐渐与吃,一日令尽,取效止。(韦丹方) 之,良。(《圣惠》)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