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南烛
(宋《开宝》)
【释名】南天烛(《图经》)、南烛草木(《隐(同上)、草木之王(同上)、惟那木(《 米作乌饭,食之健如牛筋,故曰牛筋。
【集解】藏器曰∶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
颂曰∶今惟江东州郡有之。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红子作穗。
人家多植庭除间,俗谓之南天烛。不拘时采枝叶用。陶隐居《登真隐诀》载太极真人青精干石 饭法云∶其种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一名男续,一名猴药,一名后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凡有八名,各从其邦域所称,而正号是南烛也。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江左吴越至多。土人名曰猴菽,或曰染菽,粗与真名相仿佛也。此木至难长,初生三、四年,状若菘菜之属,亦颇似栀子,二、三十年乃成大株,故曰木而似草也。其子如茱萸,九月熟,酸美可食。叶不相对,似茗而圆浓,味小酢,冬夏常青。枝茎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而甚肥脆,易摧折也。作饭之法,见谷部青精干石 饭下。时珍曰∶南烛,吴楚山中甚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七月开小白花,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小儿食之。按∶《古今诗话》云∶即杨桐也。叶似冬青而小,临水生者尤茂。寒食采其叶,渍水染饭,色青而光,能资阳气。又沈括《笔谈》云∶南烛草木,本草及传记所说多端,人少识者。北人多误以乌臼为之,全非矣。今人所谓南天烛是矣。
茎如蒴 有节,高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南方至多。叶枝叶
【气味】苦,平,无毒。时珍曰∶酸、涩。
【主治】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变白却老【发明】颂曰∶孙思邈《千金月令方》∶南烛煎∶益髭发及容颜,兼补暖。三月三日采叶并蕊子,入大净瓶中,干盛,以童子小便浸满瓶,固济其口,置闲处,经一周年取开。每用一匙温酒调服一日二次,极有效验。《上元宝经》曰∶子服草木之王,气与神通;子食青烛之精,命不复殒。
【附方】旧二。
一切风疾∶久服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用南烛树(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皮,细锉)五斤,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净锅慢火煎如稀饴,瓷瓶盛之。每温酒服一匙,日三服。
一方∶入童子小便同煎。(《圣惠方》)。误吞铜铁不下∶用南烛根烧研,熟水调服一钱,即下。
(《圣惠方》)

【气味】酸、甘,平,无毒
【主治】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时珍)。 青精饭 见谷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