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丁香
(宋《开宝》)
【校正】并入《别录》鸡舌香
【释名】丁子香(《嘉 》)、鸡舌香
藏器曰∶鸡舌香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禹锡曰∶按∶《齐民要术》云∶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呼为丁子香
【集解】恭曰∶鸡舌香树叶及皮并似栗,花如梅花,子似枣核,此雌树也,不入香用。
其雄树虽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出昆仑及交州、爱州以南。 曰∶丁香生东海及昆仑国。
志曰∶丁香生交、广、南番。按∶《广州图》上丁香,树高丈余,木类桂,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二月、八月采子及根。一云∶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采之。颂曰∶鸡舌香,《唐本草》言其木似栗;《南越志》言是沉香花;《广志》言是草花蔓香口。其说不定。今人皆以乳香中拣出木实似枣核者为之,坚顽枯燥,绝无气味,烧亦无香,用疗气与口臭则甚乖疏,不知缘何以为鸡舌也?京下老医言∶鸡舌与丁香同种,其中最大者为鸡舌,即母丁香,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葛稚川《百一方》∶治暴气刺心痛,用鸡舌香酒服。又《抱朴子》书∶以鸡舌、黄连乳汁煎之,注目,治百疹之在目者皆愈,更加精明。古方治疮痈五香连翘汤用鸡舌香,而孙真人《千金方》无鸡舌,用丁香,似为一物也。
其采花酿成香之说,绝无知者。慎微曰∶沈存中《笔谈》云∶予集《灵苑方》,据陈藏器《拾遗》,以鸡舌为丁香母。今考之尚不然,鸡舌即丁香也。《齐民要术》言鸡舌俗名丁子香。《日华子》言丁香治口气,与《三省故事》载汉时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芬芳之说相合。及《千金方》五香汤丁香无鸡舌,最为明验。《开宝本草》重出丁香,谬矣。今世以乳香中大如山茱萸者为鸡舌,略无气味,治疾殊乖。承曰∶《嘉 补注》及苏颂《图经》引诸书,以鸡舌为丁香。《抱朴子》言可注眼。但丁香恐不宜入眼,含之口中热臭不可近。乳香中所拣者,虽无气味,却无臭气,有淡利九窍之理。诸方用治小儿惊痫,亦欲其达九窍也。 曰∶丁香有雌、雄。雄者颗小;雌者大如山茱萸,更名母丁香,入药最胜。时珍曰∶雄为丁香,雌为鸡舌,诸说甚明,独陈承所言甚为谬妄不知乳香中所拣者,乃番枣核也,即无漏子之核,见果部。前人不知丁香即鸡舌,误以此物充之尔。干姜、焰硝尚可点眼草果阿魏番人以作食料,则丁香点眼、噙口,又何害哉?
【气味】辛,微温,无毒。时珍曰∶辛,温。
【主治】风水毒肿霍乱心痛,去恶气(《别录》)。吹鼻,杀脑疳。入诸香中,令人身香(甄权)。同姜汁,涂拔去白须丁香 (《开宝》)
【气味】辛,温,无毒。时好古曰∶纯阳。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
曰∶方中多用雌者,力大。膏煎中若用雄,须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不可见火。
郁金
【主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 。能发诸香(《开宝》)。风疳 骨槽劳臭,杀虫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疗五痔(李 )。治口气、冷气冷劳反胃、鬼疰、蛊毒杀酒毒,消 癖,疗肾气奔豚气、阴痛腹痛壮阳暖腰膝(大明)。疗呕逆,甚验(保升)。去胃寒理元气气血盛者勿服(元素)。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明】好古曰∶丁香五味子广术同用,治奔豚之气。亦能泄肺,能补胃,大能疗肾。
丁香气味尤佳。震亨曰∶口居上,地气出焉。脾有郁火,溢入肺中,失其清和之意,而浊气上行,发为口气。若以丁香治之,是扬汤止沸尔。惟香薷治之甚捷。时珍曰∶宋末太医陈文中,治小儿痘疮光泽,不起发,或胀或泻,或渴或气促,表里俱虚之证。并用木香散、异攻散,倍加丁香官桂。甚者丁香三、五十枚,官桂一、二钱。亦有服之而愈者。此丹溪朱氏所谓立方之时,必运气在寒水司天之际,又值严冬郁遏阳气,故用大辛热之剂发之者也。
若不分气血虚寒热经络,一概骤用,其杀人也必矣。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此得辛散苦降养阴之妙。陈承言不可点眼者,盖不知此理也。
【附方】旧九,新十七。
暴心气痛鸡舌香末,酒服一钱。(《肘后方》)
干霍乱痛,不吐不下∶丁香十四枚,研末,以沸汤一升和之,顿服。不瘥更作。(思邈《千金方》)
小儿吐泻丁香橘红等分,炼蜜黄豆大。米汤化下。(刘氏《小儿方》)
小儿呕吐不止丁香、生半夏各一钱,姜汁浸一夜,晒干为末,姜汁打面糊丸黍米大。
量大小,用姜汤下。《全幼心鉴》婴儿吐乳∶小儿百日 内吐乳,或粪青色。
用年少妇人乳汁一盏,入丁香十枚,陈皮(去白)一钱,石器煎一、二十沸,细细与服。
(陈文中《小儿方》)
小儿冷疳,面黄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为末,乳汁和蒸三次,姜汤服之。(《卫生易 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三个,陈橘皮一块(去白焙),水煎,热服。(《十便良方》)。
反胃吐食∶《袖珍方》∶用母丁香一两为末,以盐梅入捣和,丸芡子大。每噙一丸。《圣惠方》∶用母丁香神曲(炒)等分,为末。米饮服一钱。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玄方》)。
反胃关格气噎不通丁香木香各一两。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先以黄泥做成碗,滤药汁于内,食前服。此方乃掾史吴安之传于都事盖耘夫有效,试之果然。土碗取其助脾也。(《德生堂经验方》)。
伤寒呃逆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焙)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
(《简要济众方》)
毒肿入腹∶鸡舌香青木香、薰陆香、麝香各一两,水四升,煮二升,分二服。(《肘后方》)。
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妇人崩中昼夜不止丁香二两。酒二升,煎一升,分服。(《梅师方》)。
妇人难产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钱六分,为末,同活兔胆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立验。名如意丹。(《颐真堂经验方》)。
妇人阴冷母丁香末,纱囊盛如指大,纳入阴中,病即已。(《本草衍义》)。
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牙宣露,发歇口气∶鸡舌香射干各一两,麝香一分,为末,日揩。(《圣济总录》)。
龋齿黑臭∶鸡舌香煮汁,含之。(《外台秘要》)。
唇舌生疮鸡舌香末,绵裹含之。(《外台》)。
乳头裂破∶丁香末,敷之。(《梅师方》)。
妒乳乳痈丁香末,水服方寸匕。(《梅师方》)。
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以膏药护桑蝎螫人∶丁香末,蜜调涂。(《圣惠方》)。
香衣辟汗∶丁香一两为末,川椒六十粒和之。
绢袋盛佩,绝无汗气。(《多能鄙事》)。
丁皮
时珍曰∶即树皮也。似桂皮而浓。
【气味】同香。
【主治】齿痛(李 )。心腹冷气
【主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用枝杖七斤,肉豆蔻(面煨)八斤,白面(炒)六斤,甘草(炒)十一斤,炒盐中三斤),为末。日药院方》)。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风热毒肿。不入心腹之用(《开宝》)。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