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水部第五卷 水之一 露水
(《拾遗》)
【释名】时珍曰∶露者,阴气之液也,夜气着物而润泽于道旁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藏器)。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 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诸散(虞抟)。百草头上秋露,未 时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 身轻不饥肥肉悦泽。别有化云母作粉服法(藏器)。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时珍)。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藏器)。
柏叶上露,菖蒲上露,并能明目,旦旦洗之(时珍)。
韭叶上露,去白癜风,旦旦涂之(时珍)。
凌霄花上露∶入目损目(时珍)。
【发明】藏器曰∶KT 用弱《续齐谐记》云∶司农邓绍,八月朝入华山,见一童子,以五采囊盛取柏叶下露珠满囊。绍问之。答云∶赤松先生取以明目也。今人八月朝作露华囊,象此也。又郭宪《洞冥记》云∶汉武帝时,有吉云国,出吉云草,食之不死。日照之,露皆五色。东方朔得玄、青、黄三露,各盛五合,以献于帝。赐群臣服之,病皆愈。朔曰∶日初出处,露皆如饴。今人煎露如饴,久服不饥。《吕氏春秋》云,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为水即重于水也。时珍曰∶秋露造酒最清冽。姑射神人吸风饮露。汉武帝作金盘承露,和玉屑服食。杨贵妃每晨吸花上露,以止渴解酲。番国有蔷薇露,甚芬香,云是花上露水,未知是否?藏器曰∶凡秋露春雨着草,人素有疮及破伤者触犯之,疮顿不痒痛,乃中风及毒水,身必反张似角弓之状。急以盐豉和面作碗子,于疮上灸一百壮,出恶水数升,乃知痛痒而瘥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