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杨梅
(宋《开宝》)
【释名】 子(音求)。
时珍曰∶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段氏《北户录》名 子。扬州人呼白杨梅为圣僧。
【集解】志曰∶杨梅,生江南、岭南山谷。树若荔枝树,而叶细阴青。子形似水杨子,而生青熟红,肉在核上,无皮壳。四月、五月采之。南人腌藏为果,寄至北方。
时珍曰∶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东方朔《林邑记》云∶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杨梅树生癞,以甘草钉钉之则无。皆物理之妙也。
藏器曰∶张华《博物志》言地瘴处多生杨梅,验之信然。

【气味】酸、甘,温,无毒
诜曰∶热,微毒。久食令人发热,损齿及筋。忌生葱同食。
瑞曰∶发疮致痰。
【主治】盐藏食,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干作屑,临饮酒时服方寸匕,止吐酒(《开宝》)。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恶气。烧灰服,断下痢,甚验。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诜)。
【附方】旧一,新三。
下痢不止杨梅烧研,每米饮服二钱,日二服。(《普济》)
头痛不止杨梅为末,以少许 鼻取嚏,妙。
头风作痛杨梅为末,每食后薄荷茶服二钱。或以消风散同煎服。或同捣末,以白梅肉和 一切损伤止血生肌,令无瘢痕∶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挺子,以竹筒收之。凡遇 核仁
【主治】脚气
时珍曰∶案,王明清《挥尘录》云∶会稽杨梅为天下冠。童贯苦脚气,或云杨梅仁可治之。郡守王嶷馈五十石,贯用之而愈。取仁法∶以柿漆拌核曝之,则自裂出也。
树皮及根
【主治】煎汤,洗恶疮疥癣(大明)。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
烧灰油 【附方】新三。
砒毒心腹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用杨梅树皮,煎汤二、三碗,服之即愈。(王硕《易简方》)
风虫牙痛∶《普济方》∶用杨梅根(皮浓者),焙一两,川芎 五钱,麝香少许。研末。
每 用半钱,鼻内 之,口中含水,涎出痛止。《摘要方》∶用杨梅根皮、韭菜根、厨案上油泥等分。捣匀,贴于两腮上半时辰,其虫从眼角出也。屡用有效之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