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下气
〔薛〕刘河间云:肠胃郁结,谷气内发而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喜噫下气也。
若癫痫劳瘵,气下泄不止者必死,乃真气竭绝,腠理闭塞,谷气不能宣通于肠胃之外,故从肠胃中泄出。娄全善云:下气属心虚。经云:夏脉者心也,心脉不及,下气为泄者是也。经又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平人也。若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致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不能输化,故下气也。又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者,乃五谷之精,上荣心肺,以降肾肝,故曰其人寿。阳精者,乃胃中之清气,陷入肾肝,不能升浮,上输心肺,故曰其人夭。若饮食过度,肠胃郁结,用平胃散。癫痫劳瘵,用补中益气汤。心气虚弱,用补心丸。心气虚寒,用补心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肝木乘睥,用六君子汤加木香。脾气郁结,用加味归脾汤。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命门火衰,用八味丸肾气不足,用六味地黄丸。大凡噫气下气者,其脉不及本位,内经云:短则气病。以其无胃气也。诸病见此脉难治,但纯补胃气为善。
平胃散不能食补心(即茯神散为丸,方见惊悸补心(痞) 理中汤吐泻加味归脾汤惊悸八味丸不能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