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洁古论五脏五邪相乘补泻大法
五脏子母虚实,鬼贼微正,若不达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在前者为实邪,子能令母实,拒贼伤于母,其子又引母所克者妻、来相助,故曰实邪也。在后者为虚邪,母引子之鬼贼至,由母能使子虚也,《内经》云: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此之谓也。妻来乘夫为微邪,夫来乘妻为贼邪,法当泻鬼补本脏。本脏自病为正邪,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内经》云: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逆其根,伐其本,则败其真矣。心主热,自病或大热泻心汤主之,实则烦热黄连泻心汤主之,虚则惊悸生犀散主之。肺乘心,微邪,喘而壮热泻白散主之。肝乘心,虚邪,风热,煎大羌活汤大青丸主之。脾乘心,实邪,泄泻身热泻黄散主之。肾乘心,贼邪,恐怖恶寒安神丸主之。肺主燥,自病则喘嗽,燥则润之,实则喘而气盛,泻白散主之,虚则喘而少气,先益黄散、后阿胶散主之。心乘肺,贼邪,热而喘嗽,先地黄丸、中导赤散、后阿胶散、主之。肝乘肺,微邪,恶风眩冒昏愦嗽,羌活膏主之。肾乘肺,实邪,憎寒嗽清利,百部丸主之。脾乘肺,虚邪,体重吐痰泄泻嗽,人参白术散主之。肝主风,自病则风搐拘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佐以酸苦,以辛散之,实则风搐力大,泻青丸主之,虚则风搐力小,地黄丸主之。
心乘肝,实邪,壮热而搐,利惊丸、凉惊丸主之。肺乘肝,贼邪,气盛则前伸呵欠微搐,法当泻肺,先补本脏,补肝地黄丸主之,泻肺泻白散主之。脾乘肝,微邪,多睡体重而搐,先当定搐泻青丸主之,搐止再见后证,则别立法治之。肾乘肝,虚邪,憎寒呵欠而搐,羌活膏主之。脾主湿,自病则泄泻多睡,体重昏倦,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实则泄泻赤黄,睡不露睛,泻黄散主之,虚则泄泻色白,睡露睛,白术散主之。肝乘脾,贼邪,风泻而呕,茯苓半夏汤主之。心乘脾,虚邪,壮热体重而泻,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主之。肺乘脾,实邪,能食不大便呕吐嗽,煎槟榔大黄汤下葶苈丸。肾乘脾,微邪,恶寒泄泻理中丸之类主之。肾主寒,自病则足胫寒而逆,人之五脏,惟肾无实,小儿疮疹变黑陷,则是肾实,水克退心火。心乘肾,微邪,内热不恶寒桂枝汤主之。肺乘肾,虚邪,喘嗽皮涩寒,百部丸主之。肝乘肾,实邪,拘急气搐身寒,理中丸主之。脾乘肾,贼邪,体重泄泻身寒,理中丸主之。凡五脏虚弱,是自己正令不行,乃鬼贼之所克害,常补本脏之正气,假令肺病喘嗽,时于初春见之,法当补肾,见于夏,救肺,见于秋,泻肺,见于冬,补心、泻本脏,又名寒嗽。大抵五脏各至本位,即气盛不可更补,到所克位,不可更泻。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