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呛水
《难经》云: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病痘之人,毒火上熏于肺,灼于胃,肺与胃之上口,皆有疮而伤矣,水入则呛者,贲门伤则水不得入嗌,入会厌、会厌掩而不内,故气逆喷出而呛也。食入则吐者,贲门伤则门户隘塞,食物不能直奔于胃,缓则汨汨而下,急则阻而吐出矣,此其恶候,鲜有生者。其或舌上有疮烂破如蜂窠之状,舌痛强硬,不能为用延纳水谷,亦使水入则呛,食入则吐,待舌疮平,则安矣。咽以咽物,喉以候气,咽居后而通于胃,喉居前而通于肺,肺无下窍,加橐然,能受清虚之气,而不受有形之物,喉上有物若悬乳,名曰会厌,凡物入口,则舌抵上 ,舌抵上 则会厌必掩其喉,故水谷但入咽,而不入喉,若痘生会厌,则木强不利开阖矣,干物间可入咽,而水饮或漏入喉,所以呛也,呛者、犹云错喉,气须药补,汤药不入,则无补法,故不可治。〔翁〕七日以前痘色红紫而兼此证者,乃火气炎上,热毒壅塞故也。痘色灰白不起而兼此证者,乃气血虚弱,肺胃受伤故也。二者俱是逆证。七日以后,外痘蒸长光润而有此证者,是内证亦长,故致如此,外痘结痂,则内证亦靥矣,不治自愈。善治者,当察毒盛之痘于其咽喉干燥之先,而用甘桔汤、解毒汤加麦冬、栝蒌皮穣、牛蒡子玄参荆芥之类,以清气道,不使热毒有犯,则自能免此患矣。袁氏治呛逆歌曰:
痘中呛逆最凶危,沉香浓汁杏仁推,远把蜂糖多和水,按经煎透滤渣随,欲服晨时加好乳,汤中温热渐调之。余每详察,痘呛者,乃元气耗铄,枭炎上升,故致呛逆,准恪后方。
人乳一钟,人参一钱,桔梗一钱,枇杷叶三片,共煎,滤渣,服乳。或用沉香人乳服者,虽效,总不若此方之屡见捷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