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指南
简 介: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共四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一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二为小儿杂症;卷三-四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并附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作者:
共 30 章节 3.92万+字数

疳证门
总括
十五岁以上,大人病,则为劳;十五岁以下,小儿病,则为疳。缘所禀之气血虚弱,脏腑娇嫩,易于受伤,或因乳食过饱,伤其脾胃。是病之原,或因肥甘失节,停滞中脘,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则气血消耗,精液被其熬煎。凡初患疳证,尿如米泔午后潮热,即久失治,致令青筋暴露,壮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HT ,则疳证成矣。
脾疳
脾属土,色黄,主肌肉。故脾疳,则见面黄肌肉消瘦,身体发热,困倦,常喜睡眠心下痞硬,懒进乳食,腹满肿胀,睡卧喜冷,好食泥土,腹痛坚硬,头大颈粗,有时吐泻口干烦渴大便腥粘之证也。宜先攻其积,用消疳理脾汤、肥儿丸治之。积退,然后补其脾气,以参苓白术散为先。
疳泻
疳泻之疾,多因积热伤脾,因致水谷不分而作泻也。法当先用清热渗湿,后补其脾,则为妙诀。初宜清热和中汤主之。若久泻不愈,用参苓白术散最捷。
肿胀
疳疾肿胀面色浮光者,多因传化失宜,以致脾肺两伤。现证气逆喘咳胸膈痞闷,肚腹肿胀也。宜用御苑匀气散,服之最良。
疳痢
疳疾日久,频频下痢者,多缘肠胃热结凝滞所致。故痢时或赤或白,腹中窘痛,急用香连导滞汤为妙剂也。
肝疳
肝属木,色青主筋,故肝疳则见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眵泪,隐涩难睁,摇头揉目,合面睡卧,耳流脓水,而湿疮生,腹大青筋身体羸瘦,燥渴烦急,粪如苔青也。治宜先清其热,用柴胡清肝散,同芦荟肥儿丸主之。若病势稍退,则当调养,用逍遥散,抑肝扶脾汤最灵。
心疳
心属火,色赤,主血脉。故心疳,则见面红,脉络赤,壮热有汗,时时烦惊,切牙弄舌,口舌干燥,渴饮,口舌生疮小便红赤,胸膈满闷,睡喜伏卧,懒食干瘦,吐利频频也。热盛者,泻心导赤汤主之。热盛兼惊者,用珍珠散治之。
病久心虚者,茯神汤调理之,始可收功也。
疳渴
疳渴者,多因肥甘积热,煎耗脾胃,以致损伤津液。故不时大渴引饮心神烦热,速用清热甘露饮最宜。则热减津生,其渴自歇。
肺疳
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故肺疳,则见面白气逆,有时咳嗽,毛发焦枯,皮上生粟,肌肤干燥发热憎寒,常流清涕,鼻颊生疮,号曰肺疳也。先当疏散,用生地清肺饮;继则清热,以甘露饮为先。日久肺虚者,用补肺散最效。随证加减,莫迟延也。
肾疳
肾属水,色黑,主骨。患此疳者,初必有解颅鹤膝,齿迟行迟,乃肾气不足之证。更因肥甘失节,久则渐成肾疳。
故骨瘦如柴,面色黑黧,齿龈出血,口中臭气,足冷如冰,腹痛泄泻,哭啼不已,乃肾疳也。先用金蝉丸治其疳,继以九味地黄调补之相宜。若逢禀赋肾气虚弱,用调元散进之,莫迟延也。
疳热
小儿疳疾之证,身多发热,治其轻重虚实,当分别也。若病初起多实者,用青蒿鳖甲饮最宜;日久多虚者,鳖甲散最捷验也。
脑疳
脑疳者,多缘小儿素受风热,又兼乳哺失于调节,以致变生此证。头皮光急,脑生饼疮,头热毛焦,发如穗结,鼻干心烦,腮囟肿硬,困倦睛暗,自汗肢体热也。脑热生疮者,龙胆丸主之。烦热羸瘦者,龙脑丸最良。外用吹鼻龙脑散,其效甚捷。
眼疳
疳热上攻于眼,而成眼疳之证。故发时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渐渐遮满,不时流泪羞明,目不睁开。先要疏散,用泻肝散最妙;再用消其翳,以清热退翳汤极灵,目久不瘥,法当调补逍遥散羊肝散从治。
鼻疳
疳热上攻于肺,而成鼻疳。盖鼻为肺窍,故发时鼻塞赤痒疼痛难堪,浸淫溃烂,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干枯也。如热盛者,用清金散、蒋氏化毒丹治之。疳虫蚀鼻者,用化虫丸。其外调敷,须用鼻疳散,或以吹鼻蝉壳散,吹入鼻中,其效如神。
牙疳
牙疳者,因毒热内攻于胃而成。故毒热上发,龈血赤烂疼痛,口鼻血出,牙枯脱落穿腮蚀唇也。此证命多倾败。
治宜急消其毒,用消疳芜荑散最效;继以芦荟肥儿丸,清除其热,最灵。外用牙疳散,时时敷上,自愈。总之此证必胃强能食,堪胜峻药,始能有生机也。
脊疳
小儿积热生虫,上蚀脊膂,以手击其背,必空若鼓鸣,脊骨羸瘦,如锯齿状,始为脊疳。外证亦身体发热,下利烦渴加增,十指皆疮,频啮爪甲,此名脊疳,其病甚凶。须先以芦荟丸杀其虫,再合金蝉散消其疳,则急急调治,莫从容也。
蛔疳
蛔疳者,因过食油腻生冷,并肥甘之物,以致湿热生蛔,腹内缠扰,故有时烦躁多啼,有时肚腹搅痛,口唇色变,或红或白,口溢清涎,腹胀青筋,肛门湿痒也。急用使君子散治之,莫迟延也。如不愈,用下虫丸极效。若蛔退,又当调补其脾,以肥儿丸主之。
无辜疳
无辜疳者,其病原有二焉。或因浣衣夜露,被无辜鸟落羽所污,衣着儿身,致成此证。或缘乳母有病,传染小儿,以有此疾。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中有虫,如米粉,不速破之,使虫蚀脏腑,便利脓血,身体羸瘦面黄发热,致疳病生也。治宜先清其热,宜用柴胡饮;再消其疳,以芦荟肥儿丸继之,其效如神。
丁奚疳
遍身骨露,其状似丁,故号丁奚也。其证肌肉干涩,昼夜啼不止手足枯细,面色黧黑,项细腹大,突出肚脐,尻削身软,精神倦怠骨蒸潮热,燥渴烦急也。先化其滞,用五疳消积丸治之;继用理脾补养,以人参启脾丸最宜。
哺露疳
哺露者,因乳食有不节,大伤脾胃也。羸瘦如薪,吐食吐虫,心烦口渴,头骨开张,日脯热蒸也。先用集圣丸消其积滞,继用肥儿丸清理其脾,极灵。若哺露日久,还腹大青筋现者,又宜清补兼施,以人参丸服之,莫从容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