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
简 介: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
作者:
共 42 章节 2.25万+字数

第三·中焙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图缺)
【介按】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兼治也。
凉膈散
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叶 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