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简 介: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八卷。明·王肯堂辑。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8 章节 49.71万+字数

伤暑
白虎人参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六钱二字半)
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白虎苍术
前方内去人参,加苍术二两,增水作四服。
香藿饮 香薷汤(俱见中暑。)
六和汤(《澹寮》)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吐泻,寒热交作,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香薷(二钱) 缩砂半夏(汤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 白扁豆姜汁略炒) 浓朴(姜制) 木瓜(各一钱)
水二盅,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盅,不拘时服
五苓散(见消渴。)
消暑(《和剂》) 治伏暑引饮,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用醋五升煮干) 甘草(生用) 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无见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热汤送下。(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虽饮水多,亦不为害,应是暑药,皆不及此。
痰饮停积,并用生姜汤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枇杷叶散 来复丹 却暑散(俱见中暑。) 小半夏茯苓汤(见痰饮。) 平胃散(见中食。) 理中汤(见霍乱) 春泽汤(即五苓散人参一钱。) 缩脾饮(见中暑。) 藿香正气散(见中风。) 苏合香丸(见卒中。) 胃苓饮(即平胃散、五苓散并用。) 辰砂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辰砂等分,桂减三之一。)
酒煮黄连(《和剂》) 治伏暑发热呕吐恶心,并治膈热,解酒毒,浓肠胃。
黄连(去须,十二两) 好酒(五斤)
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熟水送下。
益元散(即天水散) 治伤寒表里俱热烦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乱吐泻下利肠 ,偏主石淋,及妇人产难催生下乳,神效。
桂府滑石(腻白者,六两) 粉草(一两,研烂)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许,名鸡苏散;加青黛末少许,名碧玉散,治疗并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轻侮耳。
十味香薷《百一》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去芦) 陈皮(汤泡,去白) 白术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壳) 黄 (去芦)木瓜 浓朴(姜汁制,炒黑色) 炙甘草(各半两)
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热汤或冷水调下。
三黄丸(见发热。) 养胃汤(见疟。) 四君子汤(见虚劳。) 星香散(见中风。) 消风散(见眩晕。)
二陈汤(见痰饮。) 白虎汤 调胃承气汤(并见发热。)
黄石膏汤
黄连(二钱) 黄柏 山栀 玄参(各一钱) 黄芩 知母(各一钱五分) 石膏(三钱) 甘草(七分)
上水煎服。
清暑益气汤
黄 (一钱半,汗少减五分) 苍术(一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葛根 青皮(去瓤)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剂之多少,临时斟酌。
人参
黄 (一钱,如自汗过多者加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各五分) 苍术(半钱,无汗一钱) 橘皮(不去白) 甘草(炙) 当归身(酒洗) 麦门冬(去心,各二分) 黄柏(酒洗)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五味子(九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三分。胃脘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三分。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三分,川芎三分。头目不清利,上壅上热,加蔓荆子三分, 本二分,细辛一分,川芎三分 生地黄二分,如气短精神少,梦寐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粒。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各五分,桃仁三粒,去皮尖,另研,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煨,半钱。如又不利,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患必显风证,单血药不可复加,止常服黄 人参汤,只用羌活半两,防风半两。二味以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胸中气滞,加青皮,并去白陈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气滞太甚,或补药太过,或人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二分或三分,砂仁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服。腹痛不恶寒者,加芍药半钱,黄芩二分,却减五味子
人参益气汤(见着痹。)
清燥汤(东垣)
黄 (一钱半) 黄连(去须) 苍术 白术(各一钱) 陈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参 白茯苓升麻(各三分) 当归(一钱二分) 泽泻(五分) 柴胡 麦门冬 生地黄 神曲(炒) 猪苓 黄柏(酒制)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两,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
泼火散伤暑烦躁口苦舌干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昏迷欲死者,即中暑地榆散。
水葫芦丸 治胃暑毒,解烦渴
川百药煎(三两) 人参(二钱) 麦门冬 乌梅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两)
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和剂》) 治大人小儿伤暑伏热燥渴瞀闷,头目昏眩胸膈烦满呕哕恶心口苦舌干,肢体困倦,不思饮食,或发霍乱,吐痢转筋。
香薷(去根,一两) 紫苏(去粗梗) 木瓜藿香(洗去沙土) 茯神(去木,各五钱) 甘草(炙赤色) 檀香(锉) 丁香(各二钱半)
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温汤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