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岐伯 《吴普本草》
,
寒。 《唐本草》
寒
微寒。入脾、胃、大肠经。 《食疗本草》
微寒
入肺、大肠二经。
入脾、胃、大肠。
补中益气。 《本经》
补中益气
治大肠风热结湿及热淋。 《药性论》
大肠风热结湿
主五劳。 《唐本草》
五劳
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黏质土壤均宜生长。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本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大麻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L.的种仁。 扁卵圆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灰褐色,具光泽,并有细微的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网状纹理,顶端略尖,基部钝圆,有微凹的果柄痕,两侧各有一条浅色棱线,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暗绿色,常黏附於内果皮上,胚弯曲,卵圆形,被菲薄胚乳,顶端棕色,另一端白色,子叶与胚根等长,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嚼后稍有麻舌感。以体、干粒、大无杂质、种仁饱满者为佳。含干性脂肪油30%,初为黄绿色,久放渐变棕黄色。
1.缓泻作用
本品能刺激肠黏膜,
使分泌增加,
蠕动加快,
减少大肠吸收水分,
有泻下作用.因其含脂肪油较多,
故为润滑性泻药.
2.降血压作用
火麻仁酊剂去酒精做成乳剂,
注入麻醉猫十二指肠
2g/kg
(生药量),
半小时后血压开始缓慢下降,
2
小时后约降至原来水平的一半左右,
然心率和呼吸未见显著变化.正常大鼠灌服,
血压也有显著下降.高血压病人试验服用火麻仁乳剂4周,
血压由18.62/13.3
kPa
(140/100
mmHg)降至120/80
mmHg
(15.9/10.6
kPa),
继续给予维持量5~6周,
血压稳定於15.295/10.64
kPa(115/80
mmHg),
且无不良反应.
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内服后在肠道内分解产生脂肪酸,能刺激肠黏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减少大肠的水分吸收而致泻。不良反应:火麻仁含蕈毒素,胆碱,脂肪等,食入量超过50克,1~2小时内即可致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痉挛、昏迷、瞳孔放大等。
大麻种子含脂肪油约30%.油的脂肪酸,饱和的为4.9%~9.5%;不饱和的脂肪酸中,油酸约为12%,亚油酸53%,亚麻酸25%.油中含有大麻酚.亦含植酸钙镁(Phytin),种仁中含率为1%,较叶、茎、芽中含率为高.另含微量生物碱,有毒蕈碱(Muscarine)、葫芦巴碱(Trigonellin)、胆碱等.并含有葡萄糖醛酸、甾醇、卵磷脂及维生素E2、维生素B1等.
油中含饱和脂肪酸10%、油酸12%、亚油酸53%、亚麻酸25%。另含胡芦巴碱、四氢大麻酚等成分。
秋、冬果实成热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干燥果实呈扁卵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光滑,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棕色或黑色花纹,两侧各有1条浅色棱线。一端钝尖,另端有一果柄脱落的圆形凹点。外果皮菲薄,内果皮坚脆。绿色种皮常粘附在内果皮上,不易分离。胚乳灰白色,菲薄;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气微,味淡。以色黄、无皮壳、饱满者佳。产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生用。
①《本草经集注》:"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②《食性本草》:"多食损血脉,滑精气,妇人多食发带疾。"
③《本草从新》:"肠滑者尤忌。"
脾肾不足之便溏、阳痿、遗精、带下慎服。
误食一定数量之火麻仁(炒熟者),可发生中毒据报道,大多在食火麻仁后1~2小时内发病,最长12小时,中毒程度之轻重与进食量的多少成正比。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发麻、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手舞足蹈、脉搏增速、瞳孔散大、昏睡以致昏迷。解救方法:经洗胃、补液及一般对症治疗,均在1~2天内症状先后消失而愈,无1例死亡。
用於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肺气肿、胆石症、胆道蛔虫、高血压、口歪斜等症。特别用於老人、妇女产后血虚津亏、大便秘结。用量9~15克。
(1)常用於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