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吐利
〔万〕疮疹吐利,常候也,经曰:诸呕吐暴注,皆属于热。盖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火内迫,则传化失常,而吐利并作,火性燥动,迅 故也。邪在上焦,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但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上吐下利。又,里气上逆而不下则吐,气下而不上则利。疮疹初发热时有吐利者,不可骤止,令邪气上下得出也,吐利久不止,方可治之,更宜消息。〔薛〕《痘疹方》云:痘疹吐泻,盖因脾胃不和,饮食不调,烦渴呕吐泄泻,并用白术散(渴),然疮疹皆赖脾土,脾土实,则易出易靥,万物得土气温暖而生,吐泻则伤脾土,遂有更变之证,夏月中暑烦渴,泻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惊加)藿香。伤食吐泻,用小异功散(吐泻)。手足并冷者,用益黄散(脾)、豆蔻丸(泄利)。顶陷灰白,用木香散(渴)。疮正出而吐泻者,或见血者,俱为逆证,难治。窃谓前证虽因脾胃不和,然邪实上焦,则宜吐,邪实下焦,则宜泻,如吐泻嗳腐吞酸,皆宜宣发,但微甚不同耳。张翼之云:若痘疹吐泻少食为里虚,陷伏倒靥灰白为表虚,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合用十二味异功散救之(见形),甚至姜、附、灵砂亦可用。若止里虚去官桂,止表虚减肉豆蔻。若能食便秘倒靥为里实,勿补,当用钱氏及丹溪法下之,皆为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红活绽凸为表实,表实而补则溃烂不结痂。凡痘见 ,便忌葛根汤,恐发表虚也,如有更变,当随证治之。〔张〕吐泻有冷热二证,吐而不渴,泻而手足冷,面色青白,此冷证也,益黄(脾)、理中辈主之,或四君子加木香、豆蔻亦妙。既吐且渴,虽泻而手足心热,面赤,居处喜冷,此热证也,五苓散(惊)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等主之。大吐而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钱氏云此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痘发热)下之。《百问方》用香苏饮,吐加半夏、茯苓、白芍。泻加白术、茯苓。烦躁呕吐渴泻者,亦热也,白术散(渴)最当,紫草木香汤亦可。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甘草节(各等分)
上 咀。用水一盏,煎五分,不拘时服。如恶寒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每帖二钱半。
香苏饮 治小儿痘疹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加白术、茯苓,呕加茯苓、白芍药。
紫草木香汤 治痘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一方,无甘草。
上锉散。入糯米百粒,水煎服,每帖三钱。紫草能利大便,白术木香佐之。脾气虚者加人参。
人参胃爱散 治痘疮已发未发,吐泻不止,不思饮食,或吐逆等证。
人参 藿香 紫苏 甘草(炒) 丁香 茯苓 木瓜(各等分) 糯米上,每服三钱,姜枣水煎。
初发热,自利而吐者,黄芩加半夏汤主之。更详审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者,利色黄或青绿者,其气臭者,皆热也。若吐清痰之水,利下清白不臭,未可作热治之,乃内虚也,四君子汤加诃子肉及益黄散(脾)。一云:痘欲出未出而吐利者,是中焦停寒,或挟宿食也,四君子汤加砂仁、橘红,或中和散,有宿食者,用紫霜丸(癖)。发热时吐泻不止,身热口渴者,四苓散加黄连、淡竹叶煎服(五苓)去桂是也。
黄芩加半夏汤
黄芩(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白芍药(酒拌晒九次,三钱) 半夏(汤泡七次,二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渴、去半夏,加枇杷叶去毛炙二钱,芦根、茅根、各三钱。
中和散 治中焦停寒,或夹宿食。
浓朴(一钱) 白术(八分) 干姜(四分) 甘草(三分)
上锉细。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水煎,稍热服。
起胀灌脓时吐利并作,宜急治之,胃寒者益黄散、理中汤,胃热者黄芩半夏汤调四苓散。
靥后吐泻,亦分冷热,冷者亦宜益黄、理中辈,热者四苓散、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或竹茹汤亦可。
竹茹汤
橘红 半夏 白茯苓 黄连(姜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茹(一团) 葛根(一钱五分)
上,水一钟,生姜三片,煎五分,不拘时温服,分二帖。
和中汤 虚吐不止。即镇胃止吐汤加人参。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五分) 白术 半夏(各八分) 陈皮 藿香 砂仁(各一钱)
上,用生姜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 治初热干呕。
藿香 紫苏 大腹皮 陈皮 桔梗 甘草 茯苓 半夏 浓朴 白芷上,姜枣煎服。
凡疮痘已经大吐大泻之后,上下俱脱,即当用大补之剂,纵有他证,皆以虚论,庸医每罔顾人元气,用药克削,而致夭枉者,滔滔皆是,可恨也!
〔万〕疮疹吐利,常候也,经曰:诸呕吐暴注,皆属于热。盖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火内迫,则传化失常,而吐利并作,火性燥动,迅 故也。邪在上焦,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但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上吐下利。又,里气上逆而不下则吐,气下而不上则利。疮疹初发热时有吐利者,不可骤止,令邪气上下得出也,吐利久不止,方可治之,更宜消息。〔薛〕《痘疹方》云:痘疹吐泻,盖因脾胃不和,饮食不调,烦渴呕吐泄泻,并用白术散(渴),然疮疹皆赖脾土,脾土实,则易出易靥,万物得土气温暖而生,吐泻则伤脾土,遂有更变之证,夏月中暑烦渴,泻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惊加)藿香。伤食吐泻,用小异功散(吐泻)。手足并冷者,用益黄散(脾)、豆蔻丸(泄利)。顶陷灰白,用木香散(渴)。疮正出而吐泻者,或见血者,俱为逆证,难治。窃谓前证虽因脾胃不和,然邪实上焦,则宜吐,邪实下焦,则宜泻,如吐泻嗳腐吞酸,皆宜宣发,但微甚不同耳。张翼之云:若痘疹吐泻少食为里虚,陷伏倒靥灰白为表虚,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合用十二味异功散救之(见形),甚至姜、附、灵砂亦可用。若止里虚去官桂,止表虚减肉豆蔻。若能食便秘倒靥为里实,勿补,当用钱氏及丹溪法下之,皆为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红活绽凸为表实,表实而补则溃烂不结痂。凡痘见 ,便忌葛根汤,恐发表虚也,如有更变,当随证治之。〔张〕吐泻有冷热二证,吐而不渴,泻而手足冷,面色青白,此冷证也,益黄(脾)、理中辈主之,或四君子加木香、豆蔻亦妙。既吐且渴,虽泻而手足心热,面赤,居处喜冷,此热证也,五苓散(惊)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等主之。大吐而身热烦渴,腹满而喘,大小便涩,面赤闷乱,钱氏云此当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痘发热)下之。《百问方》用香苏饮,吐加半夏、茯苓、白芍。泻加白术、茯苓。烦躁呕吐渴泻者,亦热也,白术散(渴)最当,紫草木香汤亦可。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甘草节(各等分)
上 咀。用水一盏,煎五分,不拘时服。如恶寒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每帖二钱半。
香苏饮 治小儿痘疹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加白术、茯苓,呕加茯苓、白芍药。
紫草木香汤 治痘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一方,无甘草。
上锉散。入糯米百粒,水煎服,每帖三钱。紫草能利大便,白术木香佐之。脾气虚者加人参。
人参胃爱散 治痘疮已发未发,吐泻不止,不思饮食,或吐逆等证。
人参 藿香 紫苏 甘草(炒) 丁香 茯苓 木瓜(各等分) 糯米上,每服三钱,姜枣水煎。
初发热,自利而吐者,黄芩加半夏汤主之。更详审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者,利色黄或青绿者,其气臭者,皆热也。若吐清痰之水,利下清白不臭,未可作热治之,乃内虚也,四君子汤加诃子肉及益黄散(脾)。一云:痘欲出未出而吐利者,是中焦停寒,或挟宿食也,四君子汤加砂仁、橘红,或中和散,有宿食者,用紫霜丸(癖)。发热时吐泻不止,身热口渴者,四苓散加黄连、淡竹叶煎服(五苓)去桂是也。
黄芩加半夏汤
黄芩(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白芍药(酒拌晒九次,三钱) 半夏(汤泡七次,二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渴、去半夏,加枇杷叶去毛炙二钱,芦根、茅根、各三钱。
中和散 治中焦停寒,或夹宿食。
浓朴(一钱) 白术(八分) 干姜(四分) 甘草(三分)
上锉细。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水煎,稍热服。
起胀灌脓时吐利并作,宜急治之,胃寒者益黄散、理中汤,胃热者黄芩半夏汤调四苓散。
靥后吐泻,亦分冷热,冷者亦宜益黄、理中辈,热者四苓散、竹叶石膏汤(痘渴)加橘皮,或竹茹汤亦可。
竹茹汤
橘红 半夏 白茯苓 黄连(姜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茹(一团) 葛根(一钱五分)
上,水一钟,生姜三片,煎五分,不拘时温服,分二帖。
和中汤 虚吐不止。即镇胃止吐汤加人参。
人参 茯苓 甘草(各五分) 白术 半夏(各八分) 陈皮 藿香 砂仁(各一钱)
上,用生姜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 治初热干呕。
藿香 紫苏 大腹皮 陈皮 桔梗 甘草 茯苓 半夏 浓朴 白芷上,姜枣煎服。
凡疮痘已经大吐大泻之后,上下俱脱,即当用大补之剂,纵有他证,皆以虚论,庸医每罔顾人元气,用药克削,而致夭枉者,滔滔皆是,可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