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简 介:本书讲述了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作者从牙牙学语开始,在太爷的引导下,学习了阴阳、五行、脉诊、望诊和临床知识……
作者:
共 29 章节 9.01万+字数

第十章:太爷的逝世
初一快放寒假了,有天父亲突然到学校找我,说太爷不行了,让我赶快回家。
路上父亲说,太爷一直念叨着我!等我赶回家,看见家里很多人,太爷的床前也站满了人。
太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脸色灰暗,我的心里止不住的难受,急步向前握住太爷的手,开始切脉,细若游丝,仍有滑数之象。
我招呼父亲一起扶起太爷,给太爷喂了勺香油,然后使劲给太爷拍背,不一会儿,太爷悠悠地醒来。

随后,我开了一付二陈东加上葶苈子、人参。太爷看过之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我把药方给父亲去抓药。太爷喝药后,下午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可以下床了,全家人都放心了,但我的心情依然很沉重。
太爷长期吸烟,肺里粘痰太多,累及心脏,再加上年龄的缘故,脏腑功能衰竭得厉害,情况很不好,而太爷却仿佛心情很好,喊我陪着他晒太阳,祖孙俩坐在场院里,太爷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中医。
太爷说他很遗憾不能将药物的炮制和针炙教给我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也没有机会带我看,最遗憾的是对生命的预测,这是祖传医术中的一部分。在农村一般对于晚期危重病人,医生都要告诉家人估计病人什么时候死亡,让家属做好准备;有些病人是外乡的,该提前回去,人死在家中比死在外乡好。
由于我一直不相信这些东西,太爷也没有勉强让我学,所以为此深感遗憾,太爷告诉我,他将在正月初八去世,最近一个月不会有事的。
在以后的几天里,太爷吃饭食欲好了些,家里人都说是我用中药调理的结果,而我心中对“正月初八”一直放心不下,我不知道是该相信太爷,还是该不相信太爷。
春节后的初五初六两天,太爷精神依然很好,我就怀疑太爷对风水对四柱的研究,太爷说:“我已经给你爸交代了我选好的安葬我的风水宝地,不要为我担心,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然后给我讲行医的注意事项:
“第一点:学医不可半途而废,要迎难而上!”
“医生救人,十个治好八九个就很不错了,治不好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更不要因治好几例而骄傲自满。医生永远有解不开的难题,如果没有,那首先医生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医生总会不断面临新的疾病,新的困扰,这是自然规律,同时也说明人身奥秘之无穷无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参透,不要放弃困难,要不断总结已取得的经验,为新的问题做准备,当问题错综复杂时,不要钻牛角尖,退一步从大处着眼,从阴阳入手,又会有一条新路……”
“第二点:治病一定要顺其性,养其真!”
“顺其性就是顺应各脏腑的特性,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当藏则藏,余则泻之,虚则补之,将脏腑调理到最佳功能状态。比如:肝病用柴胡、薄荷,都是顺应肝气升发条达的特性。纵然肝阳亢盛,镇肝泻肝的同时也要反佐少量疏肝之药;肺病用麻黄和苦杏仁,也是顺应肺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养其真’就是培养脏腑不足的精气,让脏腑能量充足,使其物质基础得到补给,脏腑功能自然也得到了修复。如肝病用当归,补肝之藏血;肾病用菟丝子,补肾之藏精;心病用枣仁,养心安神……”
“脏腑之真得养,脏腑之性得顺,其病不治自愈!”
“第三点: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慢性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治病要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人体所生疾病,有外感有内伤,俗医诊病,皆称‘上火’,且具体到肺火、肝火、胃火等,却不知人体之火乃精微物质所化,如果人体五脏均无火,则冰寒地冻,生命早已衰竭。治火之法,当观人之整体,有上热下寒,也有下热上寒,有外热里寒,也有里热外寒,有一脏寒而它脏热。并非一味泻火,若能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用药寒热搭配,四两拨千斤,引导人体气机进行寒热对流,至稳至妥,邪去而正安。如若一味苦寒,中病仍进,邪气虽退,正气已伤。使原本有寒的脏腑雪上添霜,最终酿成顽疾。许多经典的名方如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无不体现寒热共调之精髓。”
“医者用药存乎一心,即辩寒热虚实之轻重比例!如胃病,有三分热七分寒,也有六分热四分寒,衡量各自比例,用药方能立竿见影;又如肾虚,有八分虚两分实,一味进补,可以导致经络郁塞,补而不通,反而上火,补中有通、有泻,则补而不滞,填而不松……”
“人道如医道!做人做事不可偏激!阳中喻阴,阴中含阳!此万物之本源,无纯阳亦无纯阴!明白这些道理后,行事就不会太过而又不及!用药不会过偏而又不足!”
“这些道理深中有浅,浅而又深!各人理解均不相同,希望你能静心参悟人身之阴阳虚实、病机之阴阳虚实、医道之阴阳虚实、人道之阴阳虚实……”
“第四点:自行揣度细思量,不因他人忘阴阳!”
“医者论病治病,不要受病人和钱财困扰。病人如果能治病就不会请医生,既然请了医生,那医生就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病有新有旧,有轻有重,治疗重病慢性病如同抽丝剥茧,治疗外感如同驱贼荡寇;不同阶段,如何实施要仔细揣度,不可因病家心情急切而忘阴阳虚实之根本;外邪未尽,立用俊补,关门留寇,永留后患;淤血未尽而强行止血,留淤而化为征积;肠毒未清而强用涩药,痢虽暂愈而后患无穷;不要因病家富贵而妄用补药;更病家贫穷而吝啬贵药;唯有自身心静泰然,方可明白做医生的意义和责任……”
“不可好大喜功,不可急功近利!”
太爷一边说我一边记,从字里行间,我深切感受到太爷对我的希望是何等之大,我只能一步一步前进,决不能退缩!
正月初八上午,太爷仍然很好,但下午太爷有些困了,想睡午觉,我便守在太爷身边看他入睡,太爷入睡得很安详。大约过了一小时,发现太爷呼吸慢慢微弱下来,切脉频率细若绝,我立即叫来家里人,大家默默地看着太爷安详的离去,而太爷给我讲的行医准则便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清理太爷的遗物时,在太爷的枕头下面发现一个小木盒子,里面是一套太爷自制的放血治病用的针具,另外还有一本书,书名为《杂病临证效方》,是太爷的手抄本,书中记载了祖辈及太爷行医过程中疗效很好的处方及一些特殊治疗方法,我随手翻了翻,看到最后一页太爷用毛笔记载了桑叶治疗眼充血,通过多次验证特效,并注明此方为振字辈——振东所创(振东是我的小名),拿着这本沉甸甸的书,看着安详而去的太爷,我知道我的学医之路才刚刚开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